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台灣的綠能產業 - 以太陽能與電動機車為例


上週美國商務部針對台灣太陽能電池業者祭出高額反傾銷稅,太陽能股票一片慘綠,哀鴻遍野。太陽光電公會呼籲政府成立跨部會小組,提供經費,協助諮商。

個人看到此則新聞實感沉痛,對太陽能業者及投資大眾深表同情,但問題是何以致此?目前台灣有一個怪現象是什麼事都怪政府,但綠能產業的困境,政府倒真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政府大力推動使用綠能,愛屋及烏也大力推廣綠能產業,搞不清楚推廣使用綠能和推廣綠能產業是兩碼子事。比方說歐洲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但太陽能電池多由大陸、台灣進口,本身太陽能產業並不發達。

綠能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因各國政府補貼才得發展,萬一政策改變,對綠能產業衝擊極大。數年歐洲有些國家改變補貼政策,使全球太陽能廠商大量倒閉。今年美國對中國及台灣祭出反傾銷法,必然重創兩國產業。


綠色產業不是依“經濟規律”發展的產業,綠能產業是依“政治規律”而發展的產業。不幸的是政策隨時都可改變,綠能產業就成了一種高風險產業。政府多年來一直鼓勵國內發展綠能產業,忽視了綠能產業的高風險特性。使用綠能隨時可以叫停,但一旦發展綠色產業就不容易叫停,政府發展綠能產業實應三思。

政府推廣使用綠能也有許多問題,前數月報載新北市政府耗資近五千萬購買千輛電動機車供各里辦公室使用,結果因使用不便(充電時間7~8小時,只能騎12小時),各里辦公室紛紛退回,新北市政府只好再花五千萬購買千輛燃油機車替換。退回的電動機車有許多只好直接報廢,納稅人的錢就在政府推廣使用綠能的美麗口號中白白浪費。

台灣政府推動綠能造成的浪費在全球倒也不是獨一無二,美國也幹過許多蠢事。美國國會在幾年前成立了一個國家研究協會特別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pecial Committee)專門研究國會各種減碳法案到底功效如何,研究結果也令人跌破眼鏡。以補貼玉米製乙醇取代汽油為例,該法案不但未能減碳,因以玉米製醇製程消耗極大能源,反而增加碳排。該法案花費52億美元補助,但反而使美國每年碳排增加5百萬噸,美國因而取消對以玉米製醇的補助。


世界各國政府為了節能減碳都幹了不少蠢事,台灣政府實應引以為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